首頁 > 中華藥典頻道 > 藥用植物庫 > 正文
知風草(藥用植物)
收藏
0
本詞條由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網整理并發(fā)布提供內容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。

知風草為禾本科植物知風草Eragrostis ferruginea (Thunb.) Beauv.的根。8月采挖,除去地上部分,洗凈,曬干或鮮用。產于全國。

植物名知風草

拼音ZhiFengCao

學名Eragrostis ferruginea (Thunb.) Beauv.

植物界

被子植物門

單子葉植物綱

禾本目

禾本科

亞科畫眉草亞科

畫眉草族

亞族畫眉草亞族

畫眉草屬

亞屬畫眉草亞屬

植物形態(tài)

多年生。稈叢生或單生,直立或基部膝曲,高30-110厘米,粗壯,徑約4毫米。葉鞘兩側極壓扁,基部相互跨覆,均較節(jié)間為長,光滑無毛,鞘口與兩側密生柔毛,通常在葉鞘的主脈上生有腺點;葉舌退化為一圈短毛,長約0.3毫米;葉片平展或折疊,長20-40毫米,寬3-6毫米,上部葉超出花序之上,常光滑無毛或上面近基部偶疏生有毛。圓錐花序大而開展,分枝節(jié)密,每節(jié)生枝1-3個,向上,枝腋間無毛;小穗柄長5-15毫米,在其中部或中部偏上有一腺體,在小枝中部也常存在,腺體多為長圓形,稍凸起;小穗長圓形,長5-10毫米,寬2-2.5毫米,有7-12小花,多帶黑紫色,有時也出現(xiàn)黃綠色;穎開展,具1脈,第一穎披針形,長1.4-2毫米,先端漸尖;第二穎長2-3毫米,長披針形,先端漸尖;外稃卵狀披針形,先端稍鈍,第一外稃長約3毫米;內稃短于外稃,脊上具有小纖毛,宿存;花藥長約1毫米。穎果棕紅色,長約1.5毫米。花果期8-12月。染色體2n=80。(《中國植物志》)

生境分布

產南北各地;生于路邊、山坡草地。分布于朝鮮、日本、東南亞等處。(《中國植物志》)

主要價植

全草入藥可舒筋散瘀。(《中國植物志》)

原標題:知風草
詞條標簽:知風草

  • 植物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
  •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
  •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