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藥典頻道 > 藥用植物庫 > 正文
(藥用植物)
收藏
0
本詞條由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網整理并發(fā)布提供內容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。

植物形態(tài)

赤鐵礦,三方晶系。晶體常呈薄片狀、板狀。一般以致密塊狀、腎狀、葡萄狀、豆狀、魚子狀、土狀等集合體最為常見。結晶者呈鐵黑色或鋼灰色;土狀或粉末狀者,呈鮮紅色。但條痕都呈櫻桃紅色。結晶者呈金屬光澤,土狀者呈土狀光澤。硬度5.5-6,但土狀粉末狀者硬度很小,比重5-5.3。在還原焰中燒后有磁性。




生境分布
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赤鐵礦是自然界分布很廣的鐵礦物之一,可以形成于各種地質作用中,但以熱液作用,沉積作用或區(qū)域變質作用為主。作用為藥用的鮞狀、豆狀、腎狀集合體赤鐵礦系沉積作用的產物。
資源分布:主產于河北、山西。山東、河南、湖南、廣東、四川等地亦產。

原標題:
詞條標簽:

  • 植物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
  •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