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藥典頻道 > 藥用植物庫 > 正文
(藥用植物)
收藏
0
本詞條由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網整理并發(fā)布提供內容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。

植物形態(tài)

多年生草本,高30-60cm,全株無毛。根莖粗壯。莖帶紫紅色,基部有數枚大型黃棕色鱗片。葉對生;具長柄,葉片長達20cm,二回三出全裂,一回裂片具長柄;二回裂片柄短或無柄,2或3裂,裂片卵形或楔形,全緣或具1-3裂。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,花生于一側,彎垂;花梗長1.5cm,基部具苞片2枚,鉆形;花兩側對稱;萼片2枚,披針形,長4-4.5mm,薔薇色,早落;花瓣4枚,長約2.5cm,外側2枚薔薇色,下部心形,囊狀,上部變狹,向外反曲,內側2枚狹長,包被在雌雄蕊外,突出,白色,頂端內面紫紅色,中部之上縊縮;雄蕊6枚合成2組;子房上位,1室,花柱細長,柱頭盾狀2裂。蒴果細長。種子細小,有冠毛?;ㄆ?月,果期5-6月。

生境分布

未見野生種,均為栽培品,東北及內蒙古、河北及西北各地有栽培。

原標題:
詞條標簽:

  • 植物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
  •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