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藥典頻道 > 中藥材庫 > 正文
        骨螺(中藥材)
        收藏
        0
        本詞條由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網(wǎng)整理并發(fā)布提供內(nèi)容,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轉(zhuǎn)載。

        骨螺為骨螺科動物櫛棘骨螺Murex pecten (Lightfoot)、淺縫骨螺Murex trapa Röding、鉤棘骨螺Murex aduncospinosus Beck等的殼。拖網(wǎng)捕捉,捕得后,用沸水燙死,去肉取殼,洗凈,曬干。主產(chǎn)于東海、南海。

        • 中藥名稱骨螺

        • 中藥學(xué)名(拉丁名)CONCHA MURICIS

        • 別 名骨貝、蝲螺

        •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

        • 動物藥

        • 分布區(qū)域主產(chǎn)于東海、南海。

        來源

        本品為骨螺科動物櫛棘骨螺Murex pecten (Lightfoot)、淺縫骨螺Murex trapa R?ding、鉤棘骨螺Murex aduncospinosus Beck等的殼。(《中華本草》)

        分布產(chǎn)地

        主產(chǎn)于東海、南海。

        入藥部位

        動物

        采收加工

        拖網(wǎng)捕捉,捕得后,用沸水燙死,去肉取殼,洗凈,曬干。(《中華本草》)

        藥材性狀

        1.骨螺:貝殼呈球形,表面螺旋肋及縱肋交織成方格狀。螺層7層,較膨脹。縫合線凹陷呈溝狀,縱肋3條,各有1列長棘,肩角棘特別發(fā)達(dá)。殼口卵圓形,外層邊緣呈齒列狀。氣微,味咸。
        2.線縫骨螺:貝殼略呈球形,高91mm,寬40mm,殼面黃褐色,螺層約8層,縫合線淺。每一螺層有3條縱腫肋,螺旋部各縱腫肋的中部生有一尖棘。在體螺層的縱腫肋上具有3支較長的尖刺。殼質(zhì)堅(jiān)硬,殼口卵圓形。外唇邊緣形成大的缺刻,內(nèi)唇下半部向外番翻卷。殼內(nèi)面褶色。氣微,味咸。(《中華本草》)

        性味歸經(jīng)

        咸,平。(《中華本草》)

        藥材功效

        清熱解毒。(《中華本草》)

        藥材主治

        主治中耳炎,瘡癰腫毒。(《中華本草》)

        用法用量

    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0-30g。外用:適量,研粉敷。(《中華本草》)

        中藥配伍

        1.治癤癰,疔瘡:骨螺殼煅后,研成細(xì)粉。茶油調(diào)敷。(《中國藥用海洋生物》)
        2.治中耳炎:骨螺殼煅燒后加冰片,研磨成粉吹入耳內(nèi)。(《南海海洋藥用生物》)

        道地性

        非道地

        相關(guān)論述

        《中國藥用海洋生物》:“清熱解毒。用于中耳炎,癤癰疔瘡等?!?/span>

        原標(biāo)題:骨螺
        詞條標(biāo)簽:

        • 來源來源
        • 分布產(chǎn)地分布產(chǎn)地
        •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
        •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
        •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
        • 性味歸經(jīng)性味歸經(jīng)
        •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
        •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
        •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
        •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
        • 道地性道地性
        • 相關(guān)論述相關(guān)論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