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醫(yī)養(yǎng)生頻道 > 膳食養(yǎng)生 > 正文

牡丹皮(清熱藥)

來源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發(fā)布時間:2015/1/28
導讀:【性味歸經】牡丹皮性微寒,味苦、辛。歸心、肝、腎經。 【相宜搭配】 牡丹皮+地骨皮+白鴿:牡丹皮與地骨皮、白鴿搭配燉食,可退熱祛蒸、滋補肝腎,對人體大有裨益。對陰虛血熱者尤為適用。 牡丹皮+梔子+赤芍:三者搭配食用,可清肝經之熱,對肝經郁熱所致的脅痛、頭痛、月經不…

【性味歸經】牡丹皮性微寒,味苦、辛。歸心、肝、腎經。

【相宜搭配】

牡丹皮+地骨皮+白鴿:牡丹皮與地骨皮、白鴿搭配燉食,可退熱祛蒸、滋補肝腎,對人體大有裨益。對陰虛血熱者尤為適用。

牡丹皮+梔子+赤芍:三者搭配食用,可清肝經之熱,對肝經郁熱所致的脅痛、頭痛、月經不調等癥有一定緩解效果。

【相克搭配】

牡丹皮+香菜:牡丹皮味苦、辛,性微寒,香菜味辛,性溫;牡丹皮可清熱涼血,香菜多食久服易損氣耗陰。二者一起食用,不利于人體健康。

牡丹皮+大蒜:牡丹皮味苦、辛,性微寒,可清熱涼血;大蒜味辛性溫,刺激性強,二者性味功用不同,若一起食用,易引起身體不適。

中藥知識

牡丹皮,中藥名。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。產于安徽、四川、河南、山東等地???、辛,微寒,歸心、肝、腎經,具有清熱涼血、活血化淤、退虛熱等功效。牡丹皮和牡丹酚的毒性小。

 

本站聲明: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您來電聲明,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。

 

 

 

 

詳情請關注微信號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

 

 

相關文章
說兩句吧

網友評論

驗證碼 看不清,換張圖片?

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

 
健康養(yǎng)生大數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