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疾病療養(yǎng)頻道 > 腫瘤疾病 > 正文

祛痰化濕常用中藥-貝母

來源:嶺南中藥網發(fā)布時間:2015/11/24
導讀: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、暗紫貝母、甘肅貝母或梭砂貝母的鱗莖。主產于四川、云南、甘肅等地。


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、暗紫貝母、甘肅貝母或梭砂貝母的鱗莖。主產于四川、云南、甘肅等地。夏秋兩季采挖,除去須根,粗皮,曬干,生用,分川貝母和浙貝母。

【性味】苦、甘,微寒。

【歸經】肺經、胃經、肝經。

【功效】清熱化痰,潤肺止咳,消腫散結。

【應用】

1.腫瘤治療

本品用于肺癌、鼻咽癌、子宮頸癌、乳腺癌、甲狀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,肺熱壅結、痰火互阻者尤宜。

本品治療肺癌、鼻咽癌等呼吸道腫瘤,常配伍桔梗、蘆根、半夏、杏仁等;治療乳腺癌,常配伍路路通、漏蘆、牡蠣、海藻等;治療甲狀腺癌,常配伍夏枯草、橘核、天葵子等。

2.其他應用

1)虛勞咳嗽、肺熱燥咳:本品性寒味微苦,能清泄肺熱化痰,又味甘質潤能潤肺止咳,尤宜于內傷久咳,燥痰、熱痰之證。

2)瘰疬、乳癰、肺癰:本品能清化郁熱,化痰散結。治痰火郁結之瘰疬,常配玄參、牡蠣等藥用;治熱毒壅結之乳癰、肺癰,常配蒲公英、魚腥草等以清熱解毒,消腫散結。

3.成藥應用

復方貝母片功用清熱化痰、止咳平喘,用于肺熱咳嗽、喘息。也可用于肺癌及多種腫瘤肺轉移引起的咳嗽氣喘。

【用量用法】6~12克,水煎服。研末服1~2克。

【使用注意】脾胃虛寒及有濕痰者不宜用。

【文獻論述】

《神農本草經》:主傷寒煩熱,淋瀝邪氣,疝瘕,喉痹,乳難,金瘡,風痙。

《本草會編》:治虛勞咳嗽,吐血咯血,肺痿肺癰,婦人乳癰,癰疽及諸郁之證。

《本草匯言》:貝母,開郁,下氣,化痰之藥也,潤肺消痰,止咳定喘,則虛勞火結之證,貝母專司首劑。

《長沙藥解》:貝母苦寒之性,泄熱涼金,降濁消痰,其力非小,然清金而不敗胃氣,甚可嘉焉。

《日華子本草》:消痰,潤心肺。末,和砂糖為丸含,止嗽;燒灰油敷人畜惡瘡。

《本草述》:療腫瘤瘍,可以托里護心,收斂解毒。

 

本站聲明: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您來電聲明,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。

 

 

 

 

詳情請關注微信號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

 

 

相關文章
說兩句吧

網友評論

驗證碼 看不清,換張圖片?

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